 湾区青年论坛昨举行 创业者订目标 借湾区资源补不足 教青局、经济局、青年创业创新培育筹备委员会合办“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论坛”昨举行,论坛分两主题,分别是创业者心理特质及生涯规划和初创企业管理。有嘉宾表示,宜订下短中长期可量化、可实现目标。另外,利用湾区资源优势,互补不足。 论坛昨下午二时半假威尼斯人金光会展C馆举行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兼任教授陈卓华担任主持。飞梦映画有限公司创作总监劳嘉濠、香港AMOFIA有机护肤品创办人何卓烽、HEY化妆间创办人梁洛郗、舒畅阁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承冬书、探花文化产业发展(珠海横琴)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伟林、傲桦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许佳峰任发言嘉宾。 工作无界线找可能性 关于创业者心理特质及生涯规划。劳嘉濠表示,创业者要不断因应时代改变作出变化,了解市场,“不要做市场(已有)、至少本地市场已有的项目”,要做出差异化,并积极寻求创新,往人们感兴趣的方向钻研。何卓烽指,创业者必须有坚持的心态,除赚钱外,项目还可以“帮到人”,为更多人服务才能获认同。梁洛郗寄语年轻人,工作没有明确界线,在生涯规划过程中,可在不同专业寻找可能性,并利用自己的兴趣、做出专业,为自己创造价值。 加强沟通减委屈留人 就初创企业管理。承冬书表示,初创企业可善于利用“人脉”和“社交媒体”。潘伟林指,初创企业常面对挑战的是“团队分歧”,故组织团队宜“有共识”、有共同目标共识才能共事。 许佳峰提及,澳门难请人、尤其人才,企业留不住人才不外乎两原因,一是薪酬过低,二是受到委屈。初创企业资源缺乏,但可挑选有潜质员工给予股权激励,减低流失率。至于受到委屈,可加强沟通,释除误会或寻找解决方法。难觅人才,他建议可通过在湾区设点,利用邻近地区资源,像人才资源、政策资源,与澳门互补不足。 设轮换岗位发掘潜力 陈卓华总结论坛提出,不论创业者抑或年轻人,都需要做规划,订下短中长期可量化可实现的目标,过程中不断调整。谈及初创企业管理,最难管是“人”,面对年轻人不断转工、员工受委屈等情况,建议企业可让年轻人隔段时间转部门或岗位、助其发掘感兴趣和潜在能力的职位;员工压力大,可通过弹性上班时间、优化办公室环境去解决。他又建议初创企业要做好策略布局,以及财务管理、人资管理、营销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,不断优化企业。
|